?
作為演員的黃渤早就沒有什么需要證明的了。
人生的第二部電影《瘋狂的石頭》中那個操著青島方言的黑皮,就已經是絕大多數演員一輩子達不到的高度了。
此后,黃渤的電影拍一部火一部,早早的成為60億票房先生。獎項上也是火力全開,各種跨界,從金馬影帝到壹戲劇大賞最佳男主角,各種影帝刷。玩票拍的兩部微電影,竟拿了上海國際電影節(jié)的最佳微電影、金雞百花電影節(jié)首屆微電影大賽的最佳創(chuàng)意獎、北京大學生電影節(jié)微電影的最佳攝影獎。
可這次的長片處女作著實讓大家為他捏了一把汗,因為我們被演員導演的爛片惡心了太多。所以,當我們發(fā)現(xiàn)《一出好戲》竟然真的是一出好戲時,都感覺賺大發(fā)了。
負責任地說,在中國這種題材和深度的電影還是頭一次見。
劇本的靈感來自于黃渤上初中時,為了怕老師叫家長,他和一個同學逃課去了海邊。他們在水泥石墩的縫隙中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洞,找來草墊、磚頭把這個洞改造了一番,又拿來了食物、武俠小說、煙和蠟燭,把這里打造成了自己的桃花源。
黃渤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,他對大海的美麗和恐怖太熟悉了,思考和故事也從這里開始。大海和孤島組成了一個奇妙的環(huán)境,封閉又開放、原始又現(xiàn)代。封閉的是島,開放的是人的思維,原始的是土地,現(xiàn)代的是人的生活方式,這一切產生了激烈的碰撞。
(前方劇透,慎入)
馬進(黃渤飾)是個欠了一屁股債的小職員,出手不闊,說話不硬、辦事憋屈。公司去團建的當天,他遲到了,被群嘲吃屎都吃不上熱的。
他們乘坐一輛沖浪鴨出游,鴨子上有追隨他多年的表弟小興(張藝興飾演),也有公司的一把手張總(于和偉飾演),當然還有他心心念念好多年的女同事珊珊(舒淇飾演)。
鴨子開到一半的時候,馬進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中獎了,六千萬的巨獎足以改變他咸魚般的人生,他上躥下跳,激動難掩。然而,狂喜的下一秒他們就遇到了海難,所有的人都被沖到了一個荒島上,好戲至此拉開序幕。
荒島可以是死亡,也可以是新生。
《一出好戲》的key不僅在于荒島求生,它的妙處在于利用這個封閉的環(huán)境把所有人打回了原始人的狀態(tài),文明世界的規(guī)則和秩序開始瓦解。荒島上的人類重新演繹了一遍人類社會的發(fā)展史。
當老板沒有了錢,當員工沒有了薪資的需求,老板就不再是老板,下屬也不再是下屬,一切都要重新洗牌,新的財富和地位的爭奪也隨之而來。短短期間就經歷了人類5000年文明的三個時期。
一、原始社會
首先,當生存遇到挑戰(zhàn)時,有能獲得食物的人才會成為王上。
司機小王(王寶強飾)是退伍軍人,身手敏捷,有野外生存的經驗,他帶著大家找水、找野果、打魚。慢慢的,大家對他的稱呼去掉了小,他成為了這里的[王]。
美女主動送上門來做了壓寨夫人,那張鋪了北極熊皮毛的石頭成了他的王位,小王已然具備了部落首領的樣子。
這個王暴戾乖張,宣揚勞動者才能有飯吃,不管你是老板還是教授,都不能逃避勞動。
這個制度看似公平,實則混亂,因為勞動的價值與所得食物的量并不能劃等號,而且王的手下從不參與勞動,只充當打手,看誰不順眼就暴揍一頓。后來我們才明白,這個王管人的方式和他當初訓猴的方式一模一樣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必然有人不服氣。
二、封建王朝
第一個公開反抗他的就是張總。
張總本是公司的老大,因為海難淪落在此,也決非任人擺布之人。他時時刻刻都想找機會翻盤,終于他找到了一艘大船,大船雖然廢舊,但物資豐富,房間、衣服、酒、罐頭應有盡有,這里比山洞更接近人類文明。
于是他喊出口號,活下去,也要活的體面一點。新時代產生了。
一批人離開了王,跟著張總走了。他們有漁網、廚房,好使的工具,豐富的生產資料,生產力先進,在這里的每個人都富了起來,溫飽問題解決了。
張總并不像王一樣把大家當奴隸,但他建立了一套新秩序。大船上的一切物資都被他變成了商品,想要商品就需要交換,以物換物。后來,他甚至把兩套撲克牌變成了的貨幣,完善了商品交換社會的秩序。
能人就是能人,岸上是王,在這里張總照樣做王。大家都是受難者,憑什么來了這里之后還要給你打工?
三、資本主義社會
馬進又不服了,他帶著他的表弟小興在一間小房子獨自謀生。
沒有人手、沒有先進的工具,兩個人差點餓死。回頭求助張總,得到的卻是一頓拳打腳踢。正當兩人絕望之時,老天爺卻忽然給他們兌現(xiàn)了那張六千萬的彩票,天降大魚。這場戲相當荒誕,相當詭異,雨過天晴后滿樹的魚干不是魚腥味,而是滿是罪惡感的銅香味,你們能感受到畫面中兩個人的喜悅與忐忑。
就這樣,他們發(fā)了財。但馬進的野心遠不止于此,他們用魚和大家交換,囤積一切島上沒有的資源。
小興也依靠著自己的技能把現(xiàn)代文明中最關鍵的[電]帶給了大家,如果你無法意識到電在現(xiàn)代社會中的重要性,請參考日本電影《生存家族》。當然,在這里電有了一個特殊的功能,大家可以把手機拿到小興這里,利用他的發(fā)電技術觀看手機里親人的照片或錄像,帶來精神慰藉。
馬進順理成章住進了大船,小王也不再稱王,愿意對他俯首稱臣。至此,馬進成為了新一代領袖,岸上沒抱到的美人在這里抱到了。
這部電影如同一個人類的寓言,它輕易擊碎了文明社會的假象。面對生存,人類會迅速回歸動物狀態(tài),強者欺壓弱者,任何資源都會因為強弱法則而分配,女人也一樣。
愛情是一件奢侈品,當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時候,才有資格獲得它。權威的學者,在任何一個朝代都能把君主的意志解讀得冠冕堂皇。更接近現(xiàn)代文明的馬進臣民其實是一群吃了載歌載舞藥的病人,身體的傷害和精神的欺騙究竟哪個來的更狠呢?
表面來看,小王、張總和馬進建立朝代更迭是從低級到高級進化,小王滿足了人的生存本能、張總滿足了人的尊嚴、馬進則帶來了更高的精神需求。
實際上,這個進程進步的是技術,而不是人性。所謂人性的進步,不過是因物質豐富而使吃相不那么難看,人與人之間鮮血淋漓的關系不再那么赤裸裸了。黃渤想探討的是人類文明的脆弱,和它的條件性。如果沒有那些偶然,人性和獸性是否還有哪怕一線之隔?
這個題材,寰中國電影近幾十年實在是沒有同類。
此外,電影的畫風極棒?;宜{色的畫面充滿了荒誕感,濕漉漉的場景傳達出了人性的惡臭和粘膩。
拍攝地屋久島是日本最后一塊秘境,這里的原始森林是世界自然遺產,他們本可以把這里拍的美輪美奐,但黃渤克制了追求視覺效果和風景奇觀的心,就如同他一點也沒有給自己加戲,就這么老老實實的演了一個平凡人馬進。因為他知道,任何旁支都是對故事的傷害,這是一個處女作導演非凡的定力。這既是一種克制,又是一種自信。
事實上,《一出好戲》本可以拍成一部票房更容易爆的純粹喜劇,但他偏偏不樂意。他說,我不是不喜歡喜劇,而是不喜歡簡單的重復。我不想在沒有想清楚之前,就拿出兩三年的時間去做一個最后被自己認為意義不大的東西,于是這出好戲磨了八年。黃渤是個糾結的人,他坦言去超市選東西是最痛苦的事情,他曾經因為無法確定買什么樣的床,最終倒在床墊上睡了很久。
這部電影也是糾結再糾結的作品,上映日期模糊,一度片名遲遲沒定下來,海報中間只印著一個碩大的上映日期和黃渤導演作品幾個字,也是首例了。電影格局很大,故事很小,方式溫柔,寓意驚人,其貌不揚卻能處處開花,這就是黃渤。
他說,我在追求一種表達,而不是導演這個名號。我說,黃渤當然不止是導演,他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。